土司遗珍 | 藏在四川地区明代石室墓浮雕中的那些秘密
四川地区明代石室墓
在上周我们为大家介绍了
明代墓葬的相关内容
那么四川地区的
明代石室墓又是怎样的呢?
宋代以来,四川地区便是南方墓葬装饰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石室墓也是这一区域传统的埋葬形式。与其他地区明墓装饰多承元风不同,四川地区因其受蒙元统治时间较短,地理环境相对独立,其明代早期石室墓在形制与装饰上均延续了南宋时期的本地传统。
以王玺家族墓为例,石雕表现的墓主坐像、男女侍从、歌妓乐舞等反映墓主生活场景的内容均为四川地区南宋石室墓流行的装饰题材。这类题材至明代中晚期后逐渐消失,墓主牌位、建筑架构、家具陈设、花草果木等图案大为流行,世俗化趋向更为显著。
四川地区的明代石室墓大都为家族或夫妻合葬墓,墓主身份多为官员与平民,明蜀藩王墓葬则采用规模更大的砖石混筑墓。
四川广元元坝区樟树村明墓M1
王玺及男侍像石浮雕
王玺及男侍像石浮雕
明(1368~1644年)
高55厘米 宽108厘米 厚3厘米
平武报恩寺博物馆藏
此石雕原位于墓室后壁上部,画面为墓主王玺及男侍两人。王玺居中,端坐帐中椅上,戴冠执笏,双足踏凳。男侍立于两侧,双手分别托砚、捧书。该石雕两侧再砌男侍像石浮雕,两人相对而立,双手举翣,面向墓主。这数件石雕是墓室画像配置的核心,共同展现墓主王玺尊享侍从伺候的场景,在阴宅中延续其生前作为土司所享礼遇。
王玺夫人蔡氏及女侍像石浮雕
王玺夫人蔡氏及女侍像石浮雕
明(1368~1644年)
高54厘米 宽108厘米 厚5厘米
平武报恩寺博物馆藏
此石雕原位于墓室后壁上部,画面为墓主王玺夫人蔡氏及女侍两人。蔡氏居中,端坐帐中椅上,束髻簪花;两侧女侍分别双手托奁、捧巾。该石雕两侧再砌女侍像石浮雕,两人相对而立,双手举翣,面向墓主。王玺夫妇墓共计五座,各墓室画像石雕布局一致,皆以后壁墓主画像为中心展开,以重现墓主生活场景与祥瑞图像为主要内容。
飞天像石浮雕
飞天像石浮雕
明(1368~1644年)
高23厘米 长66厘米 厚4厘米
平武报恩寺博物馆藏
飞天本为佛教八部侍从中的两类,即乾闼婆与紧那罗,分别为乐神与歌神。飞天是佛教美术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常表现为飞行于空中的伎乐天人,有时亦作歌舞散花状,衣带飘扬。王玺家族墓中的飞天像石浮雕均位于各墓侧壁上层,或手举花束,或捧盘托物,姿态各异,可视为墓葬中象征天界存在的一类吉祥图案。
珍品石浮雕
珍品石浮雕
明(1368~1644年)
玉板纹石浮雕:高30厘米 长74厘米 厚7厘米
古罗钱纹石浮雕:高30厘米 宽60厘米 厚5厘米
方胜纹石浮雕:高36厘米 长145厘米 厚5厘米
珊瑚纹石浮雕:高29厘米 宽64厘米 厚5厘米
金银锭纹石浮雕:高30厘米 长64厘米 厚3厘米
犀角纹石浮雕:高30厘米 长66厘米 厚6厘米
平武报恩寺博物馆藏
王玺夫妇墓出土的石雕上,多见连结飘带的器物图案,发掘者称之为“珍品”。以王玺墓为例,珍品石雕最长的一幅雕方胜纹,砌于墓室后壁中层,王玺像石雕之下;其余珍品分列侧壁中层,一壁三幅,包括古罗钱、金银锭、玉板、犀角、珊瑚等。这类奇珍异宝属常见的装饰题材,寓意吉祥。
寿山福海图石浮雕
寿山福海图石浮雕
明(1368~1644年)
高33厘米 长66厘米 厚5厘米
平武报恩寺博物馆藏
王玺夫妇墓,各墓墓壁下层出土有寿山福海图石雕,山体与海面分别刻写“寿”与“福”字。寿山福海为传统吉语,用于祈愿福寿无量。作为传统装饰重要题材之一,寿山福海常以江崖海水的图像形式表现于陶瓷、砖石、竹木、服饰等多种载体上。
来源:展览“土司遗珍——四川平武明代土司家族文物精品展”
*参观免费免票,工作日(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预约参观名额2000人/天,周末及法定节假日预约参观名额3000人/天。可关注本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约”—“预约入口”,进行预约。
戳这里为我加颗小星星★
“星标”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我的消息哦
长
按
关
注
—官方微信—
深圳博物馆
深圳改革开放
展览馆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官方微博—
@深圳博物馆
—官方网站—
https://www.shenzhenmuseum.com/